千济方2025-04-16
4月11日,在杭州召开的"西湖论坛桑黄专场研讨会"上,浙江省肿瘤医院洪卫博士团队公布的临床数据引发医学界震动。这场由浙江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高规格会议,汇聚陈栋梁院士、徐振晔教授等300余位顶尖学者专家与桑黄从业者,共同见证桑黄这一传统药材的现代医学蜕变。
作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森林黄金",桑黄在本次论坛中展现了惊人的科研转化成果。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洪卫团队联合浙江省肿瘤医院开展的6大临床课题,已成功入选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这标志着桑黄研究正式进入国家级科研序列。
抗癌数据背后的科学突破
在洪卫博士展示的PPT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复方桑黄饮软坚散结抗肿瘤"的临床研究。该研究由付志璇副主任医师主导,通过对33名化疗患者的持续观察发现:
· 联合服用桑黄饮3个化疗周期后,51%患者(17人)的肿瘤标志物显著下降
· 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系列)等关键指标呈现规律性降低
· 患者平均化疗完成率提升至96.5%,远超常规治疗水平
更令人振奋的是封巍主任关于放射性肺炎的研究:
· 胸部放疗患者服用桑黄饮1个月后,IL-6等6种炎症因子水平平均下降38%
· 肿瘤标志物NSE、CYFRA21-1等指标降低幅度达42%
· 通过动物实验证实,桑黄提取物可改善放射性肺炎小鼠70%的肺组织炎症
肠道菌群成关键突破口
洪卫团队首次揭示桑黄作用机制与"肺-肠轴"密切相关:
1. 宏基因组检测显示,桑黄饮使益生菌丰度提升2.3倍
2. 有害菌群占比从27%降至13%
3. 代谢组学证实甘油磷脂代谢通路活性降低65%
这些发现不仅解释了桑黄抗炎抗癌的分子机制,更为精准治疗提供了新靶点。目前相关成果已被《现代整合医学应用与临床指南》收录,成为中西医结合抗肿瘤的重要参考依据。
从田间到临床的全链升级
作为研究合作方,千济方医药建立的三大农业部标准(菌种库、种植规程、等级规格),使桑黄有效成分含量提升3倍。其首创的"仿野生段木种植技术"产品直供全国多家家三甲医院肿瘤科。
洪卫博士强调:"这不是简单的药材复兴,而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范本。桑黄研究正在改写菌类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辅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