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类真菌是国际公认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大型药用真菌类群,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有多糖类、甾类、三萜类、黄酮类、吡喃酮类、多酚类、香豆素类、生物碱、氨基酸等,其功效包括抗肿瘤、保肝、降血糖、增强免疫力、抗血管生成、抗氧化、抗 菌、抗炎、抗诱变、抗突变、治疗关节炎等,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癌症、糖尿病、关节炎; 胃肠道功能紊乱、腹泻和过敏,在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日本和韩国具有广泛的应用。桑黄多糖类成分是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存在于子实体、菌丝体和发酵液中,分为子实体多糖、菌丝体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 EPS,发酵液提取物) ,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提高免疫力、降血糖等功效。桑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其抗氧化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药理研究表明桑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肝纤维化、增强免疫的作用。桑黄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抗肿瘤作用主要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激活巨噬细胞、活化淋巴细胞、提高机体的抗肿瘤作用,影响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抗癌细胞血管生成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实现。其开发的药品用于预防和治疗肿瘤、脂肪肝、肝纤维化、顽固性高血糖效果十分显著,成为继灵芝
桑黄是寄生于桑树的一种药用真菌, 因为具有 独特的抗癌等功能, 已经成为国内外医药界与保健 品行业研究的热点, 是目前国际所公认的生物治癌 领域中有效率最高的真菌。本文就该菌及其药用研 究进展进行较全面的阐述。
近年来珍稀药用真菌桑黄(Pellinusigniarius)引起很多科研者的广泛关注,所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黄酮、萜类化合物等在抗肿瘤、抑茵、抗氧化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功效。桑黄的各类产品如子实体、菌丝体粉和桑黄针剂等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表明桑黄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以近年来国内发表的文献为依据,从桑黄形态特征、活性物质的产生规律和生物学生长特性等方面综述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桑黄是珍贵的食用药真菌,含有多糖、黄酮、多酚、萜类等活性成分,为了探索桑黄在药用领域的开发价值以及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展状况,就国内外研究学者在桑黄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人工栽培方面的研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展望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今后在桑黄资源产业化开发方面提供参考的依据。
桑黄作为重要的大型药用真菌,应用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代研究表明桑黄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糖、保肝、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功效,在健康辅助食品、天然药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总结了近年来桑黄药理作用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期为桑黄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桑黄是一种比较稀缺的药用食用真菌,富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以及提高个体自身免疫力。近几年对桑黄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取得了比较好的进展,本文将从桑黄的栽培、病虫害的防治、药用功效以及桑黄的保健功能和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五个部分进行综述,期望为人们大规模种植桑黄以及桑黄的相关药用保健品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进一步提升桑黄的药用价值以及经济价值。
真菌 多糖被称 为生物反应调节剂 ,多糖及其复合物的研 究已成 为今年生物学 、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热 点 之一。本文在广泛收集 目前 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 上,针对桑黄多糖的免疫功 能研究现状就其多方面的免疫调节作用 做一综述 。
桑黄多糖(PheuiIIuslinteus)是生于长桑树干上的一种真菌的多糖提取物,在免疫细胞的调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刺激B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提高对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cell,NK)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1ymphokine activatedkillerceils,LAK)的活性,本文将就桑黄多糖如何调节免疫细胞等方面作以简要阐述。
灵芝、冬虫夏草、蛹虫草、茯苓、猪苓、桦褐孔菌、桑黄、香菇等药用真菌均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作用于乳腺癌、肺癌、肝癌、胃癌、甲状腺癌、胰腺癌、卵巢癌、神经胶质瘤、膀胱癌等不同种类癌症,抗肿瘤作用成分包括多糖、三萜、有机酸、醇类、酚类、甾体等,主要作用机制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自噬性死亡等,还可改善机体肠道菌群的紊乱状态。药用真菌抗肿瘤作用有多成分、多途径的特点,抑制肿瘤效果多与浓度、提取部位及炮制工艺等有关。本文对近年来药用真菌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梳理,以为临床运用药用真菌抗肿瘤提供参考。
药用真菌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抗肿瘤方面具有显著功效,且有副作用小或食药同源等特点。但目前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多而复杂,尚未完全阐述清楚。该文主要对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用真菌种类、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